MarineTraffic

MarineTraffic

3小时前 0 0

MarineTraffic是一个提供全球船舶实时定位和航行动态的综合性海事数据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或移动应用,随时查看世界范围内的商船、客轮、渔船、私人游艇等海上船舶的地理位置、航速、航向、历史轨迹、预估到港时间(ETA)等重要信息。平台基于 AIS(自动识别系统)技术,结合地面接收站与卫星数据,构建起全球范围内的海上交通实时网络。

MarineTraffic 的目标用户涵盖航运企业、港口运营方、物流公司、海事部门、研究机构以及普通航海爱好者。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航运透明度、优化港口管理效率、增强海上安全控制能力,并为全球供应链提供可视化支持。


所属公司与品牌信息

MarineTraffic 最初源自希腊的一个大学项目,创始人为 Dimitris Lekkas,项目起步于2007年,由希腊爱琴海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egean)推动建立,早期主要用于学术研究和公众信息服务。随着海事数据商业化趋势兴起,该项目逐步演化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船舶可视化平台之一。

截至目前,MarineTraffic 已成为总部位于希腊的私营企业,并在数据分析、平台技术及卫星接入能力等方面持续扩张。2023 年,MarineTraffic 被全球能源与航运数据公司 Kpler 收购,成为其海事数据解决方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并购行为使 MarineTraffic 得以与全球多个数据源整合,进一步拓宽服务能力与商业深度。


平台定位与服务性质

MarineTraffic 的核心功能是 全球AIS船舶定位追踪,但平台的服务远不仅限于位置展示。它提供从实时航行状态、历史轨迹到港口动态、航线分析、风险预警、天气叠加等多种数据服务,在航运业及供应链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

平台功能包含两个主要层次:

类型 功能描述 用户对象
免费功能 实时查看船舶位置、船型、航速、部分历史轨迹,基本港口信息 公众用户、航海爱好者
高级功能 卫星追踪、完整航迹、天气数据、动态预警、自定义区域监控、API接入等 航运公司、物流企业、港务管理单位、研究机构

MarineTraffic 提供多种语言界面,支持全球范围的使用,目前是全球访问量最高的船舶定位平台之一,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录超过65万艘活跃船只的信息,拥有数千万月活跃用户。

历史与发展


起源:学术背景与实验平台

MarineTraffic 的最初设想始于2007年,由希腊爱琴海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egean)的教授 Dimitris Lekkas 发起。当时,自动识别系统(AIS)尚处于发展初期,虽然已被国际海事组织(IMO)强制用于大型船舶,但尚未形成大规模的数据共享机制。

Lekkas 教授的设想是,利用开放的 AIS 接收器网络,将全球范围内的船舶定位信息可视化,并通过互联网公开展示。早期系统部署在希腊及周边地中海区域,通过简单的地图接口展示船只位置,主要供教学与研究使用。

起初,MarineTraffic 没有商业化目标,也无盈利机制,但开放性与实用性极高,迅速在航海爱好者、独立研究人员乃至部分中小航运公司中积累了声誉。


平台快速发展期

从2010年起,MarineTraffic 进入快速扩张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面 AIS 网络扩展

平台鼓励全球用户部署 AIS 接收站,并通过官方渠道接入平台网络。MarineTraffic 提供技术支持与激励措施,参与者可获得高级账户访问权限,这一策略大大加快了其全球信号覆盖速度。到2015年,其地面站点已遍及 100 多个国家,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开源 AIS 接收网络之一。

2. 卫星 AIS 数据整合

为了突破地面接收器在远洋航行中的盲区问题,MarineTraffic 从2013年开始引入卫星 AIS 数据供应商(如 ORBCOMM、Spire 等),将远海船舶定位信息纳入平台。这一举措极大提高了全球可视覆盖率,使平台得以提供“近实时”全球船舶追踪服务,尤其对跨洋航线、渔业远航、海上石油平台管理等业务具有决定性意义。

3. 用户界面与功能优化

MarineTraffic 在2014至2016年间陆续完成数次重大前端升级,加入互动式地图、船舶轨迹回放、港口信息面板、自定义通知等功能。移动应用上线后,进一步扩大了用户基础。平台也开放了 API 接口,开始面向企业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开启商业化路径。


商业化与国际化转型

MarineTraffic 的初期发展虽然依托社区与众包,但从2016年以后,平台明显加速向商业产品转型:

转型维度 表现
功能模块商业分层 将高级功能打包为多个订阅方案,设定功能权限与价格层级
API 商业接入 向第三方企业开放定制化数据访问方案,包括物流平台、海事管理系统、金融风控工具等
品牌国际化 界面多语言支持,用户服务拓展至亚洲、非洲、美洲多个新兴市场
合作伙伴拓展 与多个港口运营方、卫星数据供应商、船级社等建立合作关系

到2020年前后,MarineTraffic 已成为全球访问量最大的船舶可视化平台,其数据被大量媒体、机构、分析公司引用。


被 Kpler 收购与战略重组

2023年,MarineTraffic 被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全球数据分析公司 Kpler 正式收购。Kpler 是一家专注于大宗商品、能源、航运领域的数据公司,服务对象涵盖对冲基金、贸易商等。此次收购意味着:

  • MarineTraffic 的船舶定位与AIS实时数据将与 Kpler 的货物流动、能源分析平台打通,形成“从船舶到商品”的链条式数据视角;
  • MarineTraffic 原有用户仍可继续使用服务,但将逐步享受更高级别的数据整合能力;
  • Kpler 表示将保留 MarineTraffic 的品牌独立性,但会在后台逐步融合产品架构。

收购后,MarineTraffic 平台在卫星数据更新速度、API调用效率、客户服务体系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进入新的成长周期。


里程碑事件简表

时间 事件
2007 项目在希腊大学诞生,最初为学术实验平台
2010 开放全球 AIS 接收器网络,形成初步社区系统
2013 引入卫星 AIS 数据,提升远洋覆盖能力
2014 上线移动应用,用户量快速增长
2016 推出商业订阅服务与 API 方案
2020 成为访问量最高的船舶追踪平台,全球用户超过千万
2023 被 Kpler 收购,进入海事数据融合新阶段

用户增长与全球影响力

MarineTraffic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数千万注册用户,活跃用户遍及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台日均数据更新量超过千万条,记录的船舶历史轨迹超过数十亿条。以下为部分关键数据(截至2024年):

  • 活跃 AIS 接收站:约7,000个
  • 支持语言:25种以上
  • 活跃船舶数:约65万艘
  • 平均每日访问量:超300万次
  • API 调用总量:每月超1亿次

这些数据表明,MarineTraffic 已不仅是一个可视化工具,更是全球供应链、航运安全、港口管理、学术研究的重要数据基础设施之一。

主要功能与服务模块


MarineTraffic 提供的是一整套围绕“海上船舶与港口动态”的数据服务体系,不只是一个展示地图的工具。平台通过功能模块的划分,实现了信息的分类处理与多层次用户需求的覆盖——从航海爱好者的兴趣浏览,到港口调度中心的运营分析,甚至包括金融风控、供应链管理等高端应用。


实时船舶跟踪与地图系统

MarineTraffic 的核心体验是其高度互动的地图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全球电子海图查看船只分布与状态。

地图核心特性包括:

  • 船舶图标分类显示:通过颜色与图标区分货轮、油轮、集装箱船、邮轮、渔船、游艇等类型,便于视觉识别;
  • 动态刷新:地面 AIS 区域更新频率通常为数十秒;卫星区域为数分钟;
  • 点击船舶弹窗:显示名称、MMSI、IMO、当前状态(航行中、靠泊、锚泊)、航速、目的港、ETA 等关键信息;
  • 地图缩放与图层切换:支持切换海图、卫星图、交通密度图、风向图等。

这种地图式交互体验,使用户不需专业知识也能快速掌握当前全球航运态势。


船舶详细信息查询

MarineTraffic 建立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民用船舶数据库,支持用户对任意船只进行深入信息查询。

支持查询的数据包括:

类别 示例字段
静态资料 船名、呼号、IMO编号、MMSI号码、建造年份、船型、船长船宽、总吨位、船旗国、所属公司等
实时动态 当前经纬度、航速、航向、航行状态、位置更新时间
历史轨迹 过去24小时、7天、30天的航线回放,包含航速变化、停靠记录等
图像资料 用户上传的船只实拍照片,按时间与港口地点分类存档
注册信息 隶属船级社、注册国、运营商等公开档案

这些信息不仅面向公众开放,还支持数据导出与订阅同步更新,对海事分析极为有用。


港口与锚泊点信息管理

MarineTraffic 同样建立了覆盖全球的港口数据库,支持用户查询和监控港口交通状态。

功能亮点包括:

  • 港口信息页面:显示港口坐标、时区、水深、接收船型、进出记录等;
  • 到达与离泊列表:展示该港口未来24小时内预定到港与离开的船只,按时间排序;
  • 港口拥堵预测:统计锚泊等待时间、卸货停留时间,结合AIS动态计算实时拥堵情况;
  • 锚地船只分布:通过地图图层查看港口周边锚泊船只密度;
  • 自定义关注港口:设定通知提醒,有船靠港、延误、异常活动时即时推送。

这一模块对港务局、港口调度中心、航运企业极具实际价值。


航次(Voyage)与路径回放功能

MarineTraffic 允许用户查看船只的完整航程记录,并进行轨迹回放,适用于事故追查、航线分析或船舶行为研究。

航次功能包括:

  • 完整航程记录:出发港、目的港、途中停靠、航行路径、停留时间、偏航记录等;
  • 时间轴互动式播放:回放指定时间段内船舶移动轨迹,展示速度变化、转向行为;
  • 路径分析工具:识别航线模式,检测是否进入高风险区域;
  • 历史航行行为挖掘:对同一船只过去多个航次行为进行对比,适用于合规性评估与风控。

实时通知与异常预警

用户可基于以下条件设置智能通知与推送机制:

  • 船舶靠港 / 离港
  • 船舶进入 / 离开指定区域
  • 船舶更换旗国、船名、公司归属
  • ETA 延迟超过设定阈值
  • 长时间无 AIS 信号(可能暗船)

通知可通过网站消息、APP 推送、邮件或 API Webhook 推送至第三方平台。系统还提供“智能预警”机制,对异常行为(如偏航、关闭 AIS)自动触发报警。


图层系统与数据叠加

MarineTraffic 提供丰富的图层功能,允许用户在基础海图上叠加多种信息,提升地图洞察力。

可切换的图层包括:

图层 内容描述
AIS船舶密度图 显示历史或实时某区域内的船只密度,适合识别航线繁忙程度
天气图层 实时风速、风向、浪高、气压等
港口交通热图 显示港口每日或每周船只进出频率
区域边界图层 显示专属经济区、监管水域、船舶管理区边界等
危险区域叠加 标注冰区等特殊区域

高级订阅用户可以将这些图层自由组合,构建符合自身业务模型的“定制视图”。


移动应用功能

MarineTraffic 的移动应用是其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下载量超过 500 万。支持 iOS 与 Android 系统。

主要功能特点:

  • 地图快速定位与缩放
  • 收藏船舶与港口,接收动态通知
  • 航次追踪与轨迹回放
  • 船舶照片浏览与上传
  • 离线地图缓存(付费功能)

移动端特别适用于港口工作人员、航海从业者、摄影师、航运管理者在外出或现场场景下使用。


API 接口与商业集成服务

MarineTraffic 提供强大的 API 平台,供企业集成使用,接口包括:

API 类型 功能描述
船舶位置查询 获取实时经纬度、状态、目的港等
历史轨迹查询 指定时间段内的完整航迹与速度
港口动态 船只到达/离港时间、港口船位情况
ETA 预测 AI 计算预计到港时间及其偏差
区域监控 检测某区域内所有船舶动态
船舶信息数据库 查询静态资料与照片档案

企业可按调用频率、字段深度、数据更新频率选择不同 API 订阅层级,适用于物流平台、港口管理系统、船舶租赁平台、能源监控系统等。


订阅计划与功能权限划分

MarineTraffic 将功能按使用深度进行多层次划分,用户可按需选择:

方案 主要功能 适用人群
免费账户 基本地图浏览、实时位置、部分港口数据 公众、航海爱好者
Standard(标准) 历史轨迹7天、更多通知类型、增强搜索 小型企业、航运人员
Professional(专业) 轨迹30天、船只统计分析、风图、航线热图 港口管理者、中型企业
Global Satellite 卫星AIS、全球覆盖、定制API访问 航运公司、风险控制部门

订阅可以按月或按年付费,不同计划在网页端、APP 端和 API 权限上均有所差异。

相关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