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图脑图(MindMaster)是一款由万兴科技旗下的亿图软件推出的专业思维导图工具。它不仅具备传统思维导图工具的结构化表达能力,还融入了现代多平台同步、协作、AI 辅助等创新特性,为用户在知识整理、逻辑梳理、创意思维以及项目管理等多种应用场景中提供了高效可视化的解决方案。产品定位明确,既面向学生、职场人士、教育工作者,也服务于企业项目团队与内容创作者群体,覆盖了从个人学习到团队协作的广泛需求。

背景与开发者介绍

MindMaster 的研发公司为亿图软件(EdrawSoft),隶属于中国上市公司——万兴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创意软件公司,万兴科技旗下的产品布局涵盖视频创作、文档管理、绘图协作、数据恢复、AI 辅助工具等多个方向。亿图软件本身在可视化图表领域有超过十余年的研发积累,曾推出包括亿图图示、亿图脑图、亿图流程图、亿图思维导图在线版等一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教育、科研、企业等多个行业。

MindMaster 是亿图在 2018 年左右推出的重点产品之一,在近几年经历了多轮版本迭代,其功能性、界面体验、跨平台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自 2023 年起引入 AI 功能以来,MindMaster 已从一款单纯的思维导图编辑器,逐渐演变为“智能思维管理”平台。

产品定位与目标用户

MindMaster 的产品定位非常明确,即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思维整理与创意表达平台”。它的主要目标用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用户类型 主要需求与使用场景
学生群体 课程笔记整理、期末复习提纲、读书笔记、知识点归纳
教师与培训者 教学内容结构化、讲课提纲、授课流程梳理
职场人员 项目计划、流程分析、会议记录、汇报PPT辅助、竞品分析等
内容创作者 选题策划、脚本设计、结构性写作、内容输出流程设计
团队与企业 项目协同、任务拆解、头脑风暴会议、战略图谱、OKR管理

与许多单平台脑图工具不同,MindMaster 特别强调跨平台一致性和云端同步协作体验。在传统桌面版基础上,它还推出了网页版、小程序版以及功能强大的移动端 App,用户在不同终端可无缝查看与编辑导图,极大地提升了便捷性和使用频率。

核心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1. 丰富的结构支持 MindMaster 支持包括经典放射状脑图、树状图、鱼骨图、时间线、气泡图、矩形图等多达十余种结构布局,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信息表达与视觉层级梳理需求。无论是要做复习框架、讲课提纲还是流程拆解图,都有合适的结构选择。
  2. 强大的模板与素材库 内置超过10万张用户共享模板,涵盖商业、教育、生活、职场等多种情境。通过一键套用模板,用户可以迅速生成具有专业视觉效果的导图,并节省从零开始的时间成本。同时,剪贴画、图标、样式主题也支持自定义替换,非常灵活。
  3. 支持多平台协作编辑 MindMaster 的桌面客户端、网页版、移动 App 之间同步能力稳定,配合 Edraw 云空间,支持文件多端同步、团队权限管理以及版本控制等能力,满足远程办公与异地协作的实际需求。
  4. AI 能力加持,更高效的创作体验 借助 DeepSeek 智能引擎,MindMaster 移动端实现了语音输入生成导图、图片文字识别(OCR)、智能结构建议、内容润色等 AI 能力,帮助用户从“空白页焦虑”中解放出来,在碎片时间也能快速完成导图制作。
  5. 专业级的项目与文档输出支持 除了常规图片与 PDF 导出外,MindMaster 还支持 Word、PPT、Markdown 等多格式导出,并能生成演示文稿和思维大纲,进一步增强与工作文档、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能力。

与同类产品的差异化优势

在国内外主流的思维导图产品中,MindMaster 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相比 XMind:模板数量更多、支持格式更多、主题样式更多样,AI 功能更早上线;
  • 相比 ProcessOn:支持离线编辑与本地存储,界面更专业、输出格式更丰富;
  • 相比 MindManager:价格亲民,学习曲线更低,适合初学者和广泛职场人群。

平台与适用范围

一个优秀的思维导图工具,必须满足多设备、跨平台的无缝使用需求,才能真正融入现代用户的学习与工作场景中。亿图脑图 MindMaster 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扎实,不仅覆盖主流桌面与移动平台,还提供网页版和小程序入口,实现了从个人到团队、从线上到线下的完整使用闭环。

全平台覆盖,满足不同用户习惯

MindMaster 目前支持以下主流平台:

平台类型 支持系统与设备 使用方式
桌面端 Windows、macOS、Linux 安装客户端软件
移动端 iOS、Android 下载 App 应用
Web 端 所有主流浏览器 打开官网直接使用
微信小程序 微信内直接搜索“亿图脑图” 免安装,快速访问
云端平台 Edraw 云(官方文件存储与同步系统) 数据自动同步

这种全平台布局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可达性,也极大降低了用户在设备切换时的时间成本。例如,一位大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用 iPad 记录导图,回宿舍后用 Windows 笔记本进行补充整理,文件实时同步,无需手动传输;而职场用户则可以在地铁上用手机简单整理框架,到公司后继续在 PC 上细化编辑。

跨端同步机制与云空间设计

MindMaster 所搭载的 Edraw 云,是其实现多端协同的关键基础设施。通过登录账号,用户创建的导图文件将自动上传至云端,且支持以下操作:

  • 实时保存草稿与历史版本,可回溯修改记录;
  • 在多个设备间自动同步,防止版本冲突;
  • 支持文件权限设置,可邀请他人协作或查看;
  • 提供团队空间,可集中管理项目导图文件。

这种云端机制尤其适合有跨设备办公需求或多人协作需求的用户。对企业团队来说,也便于管理共享资源和控制访问权限,提升知识管理效率。

离线使用能力与本地存储兼容

虽然 MindMaster 的云服务较为完善,但它并不依赖网络环境才能运行。其桌面版本支持完整离线编辑能力,用户在无网络环境下也可以正常打开文件、进行编辑、导出格式。所有内容默认保存在本地磁盘,可根据需要手动上传到云端。

此外,MindMaster 也支持将导图文件导出为本地通用格式(.emmx、.xmind、.mm、.svg、.html 等),便于后期迁移或使用其他软件打开。

场景适配能力:满足不同使用习惯

MindMaster 并不仅仅是“能在多个平台上运行”,更重要的是它针对不同设备平台做了深度适配,尽可能贴合用户在该平台上的使用习惯。

桌面端(Windows/macOS)

  • 支持多标签页编辑与多窗口分屏
  • 鼠标操作精准、快捷键齐全(F1–F11 功能键全面适配)
  • 可视化菜单 + 右键功能入口,易于操作

桌面端适合深度内容构建、报告导图制作、项目分析等需要复杂编辑的工作场景。

Web 端(浏览器在线)

  • 可快速打开、无需安装
  • 云端文件实时同步
  • 与移动端无缝对接

适合轻度使用者临时查阅、修改文档,或在公共设备上使用。

移动端(iOS/Android)

  • 适配触控操作,支持手势缩放、节点拖拽
  • 支持语音输入、OCR 文字识别、拍照插图等 AI 功能
  • 配备 AI 助手,可智能生成导图或辅助润色内容

非常适合学生在课堂、职场人士在会议中快速捕捉灵感,利用碎片化时间高效完成内容构建。

微信小程序

  • 无需下载,扫码或搜索即可使用
  • 基础功能齐全,支持查看、编辑、同步
  • 适用于非本机设备临时查看或应急修改内容

这种“轻入口”设计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特别适合临时打开文件、快速预览思维导图内容的场景。

界面与使用体验

亿图脑图 MindMaster 之所以能在国内思维导图工具市场中获得较高用户粘性,与其优秀的界面设计与流畅的使用体验密切相关。一个工具的技术功能再强,如果交互逻辑混乱、操作路径繁琐,也难以获得用户认可。而 MindMaster 在界面布局、视觉层级、交互反馈、编辑效率等方面均有相对成熟的设计,让用户可以“看得清、点得准、改得快”,真正实现“低门槛上手,高效率输出”。

整体界面布局:符合中国用户习惯的设计

打开 MindMaster 后,用户首先接触到的是主界面,它整体采用经典的多栏式结构,将编辑区与功能工具区做了明确分离,使得初次使用者也能快速识别各项功能模块。主界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区域名称 主要功能
顶部菜单栏 提供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帮助等选项,集中操作入口
快捷工具栏 常用操作快捷入口,如新建节点、主题切换、保存、撤销/重做、缩放等
左侧面板 模板库、图标库、剪贴画、结构选择等,可拖入画布使用
中央画布区 核心编辑区域,支持拖拽、缩放、对齐、结构变换等操作
右侧属性栏 可调整节点样式、结构布局、文字格式、页面设置、备注与图层等
底部功能区 显示文档状态、比例缩放工具、页数统计等信息

这种清晰分区的界面逻辑,兼顾了“结构直观”和“功能集成”两方面优势,用户不需频繁切换界面即可完成大多数操作,有效降低学习成本。

编辑操作流程:拖拽式、结构化、可预览

MindMaster 的操作以“所见即所得”为原则。每一个节点、图标、关系线都可以通过鼠标拖拽、自定义设置或快捷键进行快速调整。常用操作如新增子节点、同级节点、移动分支、缩放结构,均可在画布中直接完成,实时预览反馈。

例如,在一个节点上按下快捷键 Tab 即可添加子主题,按 Enter 添加同级节点。这种键盘驱动的操作逻辑极大提高了内容输入效率,特别适合需要快速构建大纲或结构框架的用户。

此外,MindMaster 也支持节点之间的自由连接关系,用户可以添加“关系线”或“标签”,实现非线性知识网络的表达,非常适合做知识图谱、因果分析、战略布局等用途。

丰富的样式与主题支持:不仅实用,也美观

在视觉表达方面,MindMaster 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样式配置功能。用户可对每一个节点进行以下样式自定义:

  • 节点形状(矩形、椭圆、圆角框等)
  • 文字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
  • 背景填充、边框粗细、阴影效果
  • 图标与剪贴画添加
  • 外框与边界设置

除此之外,软件内置了 30 多套预设主题风格,覆盖简约、手绘、商务、学术、科技等多种视觉风格。用户只需一键应用即可整体更换配色方案、线条风格与字体组合,大大节省排版时间。

对于视觉表达有更高要求的用户(如用于演示、汇报、教学场合),MindMaster 提供了“手绘风格”与“思维笔迹”效果,让导图呈现更加亲切、生动、有创意。

多视图切换,适应不同使用方式

MindMaster 并非只支持“导图视图”一种表达方式,还提供了多种视图切换选项,满足不同思维习惯与场景需求:

  1. 导图视图:传统放射式结构,直观可视化;
  2. 大纲视图:以层级文本的形式展示结构,便于逻辑梳理与文稿撰写;
  3. 幻灯片视图:可自动将导图结构转换为 PPT 演示文稿,适用于演讲、路演、教学场合;
  4. 甘特图视图:将导图节点转化为项目任务与时间线,适用于项目管理者;
  5. 任务面板视图:展示每个节点的优先级、状态、负责人、开始/截止时间等信息。

这种多视图联动机制不仅提升了导图的应用深度,也增强了它在不同工作流中的适配性。用户无需切换工具,就能在同一平台完成从“构思”到“展示”再到“执行”的全流程支持。

细节功能与人性化体验

MindMaster 在一些细节设计上,也体现出对用户体验的高度关注:

  • 自动对齐与吸附:移动节点时自动显示辅助线,便于精确排布;
  • 历史记录与版本恢复:可随时回退到任意历史版本,降低误操作成本;
  • 批量操作与复制粘贴:支持跨节点批量设置样式、批量拖拽;
  • 快捷键体系:全面覆盖编辑功能,提高效率;
  • F1-F11 多功能组合键:不同模式下可快捷开启大纲、幻灯片、甘特图等工具;

此外,MindMaster 还支持用户将常用操作“收藏”为快捷功能,用户可根据个人习惯定制常用功能栏,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移动端体验优化:不只是“能用”,而是“好用”

在移动设备上的使用体验是很多国产办公工具的短板,但 MindMaster 对 iOS 与 Android 平台的适配做得相当成熟,不只是将桌面功能“简单复制”到小屏幕,而是做了大量交互逻辑上的再设计:

  • 节点拖拽精准、支持手势缩放;
  • 支持语音输入生成结构、文字识别提取信息(OCR);
  • AI助手可一键生成导图框架或润色节点内容;
  • 支持夜间模式,适合深夜使用;
  • 可离线使用,避免断网影响工作;

核心功能模块

亿图脑图 MindMaster 作为一款功能全面的思维导图工具,其优势并不仅限于外观设计和多平台支持,更体现在它背后细致且贴近使用场景的功能体系。无论你是用它做笔记、开会、写方案、做项目,MindMaster 都提供了覆盖不同流程阶段的工具模块。这些功能彼此之间并非割裂的插件,而是以导图为核心,围绕“输入—整理—表达—管理—导出”五个环节展开的一体化设计。


布局与样式系统:从结构到美感的全面掌控

MindMaster 最根本的能力是提供清晰直观的结构化表达。其布局系统非常丰富,支持超过十种导图结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 放射状结构(中心辐射式)
  • 树形图(自上而下、左右对称)
  • 鱼骨图(因果关系分析)
  • 时间轴(时间事件展示)
  • 圆形布局(适合展示闭环结构)
  • 组织结构图(团队、人事管理)
  • 气泡图(适合头脑风暴)
  • 思维导图混合模式(可手动调整结构)

不同的结构适用于不同的表达目标。例如,时间轴适合用于项目排期、历史事件回顾,而鱼骨图则常用于问题分析与原因追溯。MindMaster 允许用户随时切换结构类型,且切换后节点内容、样式不会丢失,这在众多脑图工具中是一个较大的优势。

样式与主题配置也非常灵活。除了系统内置的 30 多套主题模板(包括商务、科技、教育、卡通等风格),用户还可自定义配色方案、节点边框、线条粗细、字体等元素,并将其保存为“自定义主题”,方便在多个项目中复用。

这种高自由度的布局与样式系统,使得 MindMaster 不仅适合做“草稿式”的结构整理,也适合正式场合的汇报、教学和文档输出。


编辑与结构控制:效率导向的操作体验

在节点编辑方面,MindMaster 注重“快”、“准”、“稳”:

  • 节点操作快捷:通过键盘 Tab(添加子节点)、Enter(添加同级节点)、Ctrl+拖拽(复制分支)等操作,可以快速搭建出一棵完整的思维树;
  • 批量管理:支持节点批量修改样式、批量折叠/展开、批量移动结构;
  • 自定义关系线与标签:两个节点之间可建立“非结构关系”,适用于知识关联、逻辑联系等多维度表达;
  • 多媒体节点支持:可在节点中插入图片、超链接、附件、公式等内容,扩展表达维度;
  • 备注与注释系统:每个节点都可添加备注、超长文本、评论,适合知识深入补充或协作讨论。

此外,MindMaster 还特别提供“外框工具”与“边界模块”,可以对若干节点进行视觉归类,并添加标题说明,非常适合制作课程结构图、项目分组图或层级关系图谱。


项目管理功能:甘特图与任务协作集成

对于许多职场用户来说,思维导图不只是用于展示结构,更是项目执行与任务管理的工具。MindMaster 针对这一需求,内置了项目管理模块,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工具是:

甘特图功能

甘特图可以将导图中的每个节点自动转化为项目任务,用户只需为节点设置以下属性:

  • 开始日期与截止时间
  • 优先级(高/中/低)
  • 执行人(可指定协作者)
  • 状态(未开始、进行中、已完成)

MindMaster 会自动生成横向时间轴,并展示所有任务的进度、依赖关系与执行情况。用户可视化地查看“谁在做什么,做到哪一步”,适合用于项目计划、团队分工与进度追踪。

任务面板

任务面板可以集中管理所有任务节点的执行信息,类似于一个简单的“待办事项看板”,用户可从中快速定位关键路径或未完成事项,提高项目效率。

这些功能对于经常需要制作项目方案、执行计划、进度跟踪的产品经理、项目主管、创业团队等极具实用价值。


演示与汇报支持:导图即 PPT

MindMaster 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演示功能:幻灯片模式。用户可一键将完整导图结构转换为演示文稿,系统自动识别结构逻辑并按主题分页。也可以手动选择“导图片段”生成演示页,从而进行结构化讲解。

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

  • 无需单独制作 PPT,导图即演示稿;
  • 可在演示中实时展开或收起节点,展示更多细节;
  • 幻灯片可导出为 .pptx 文件,用于后期编辑;
  • 支持投屏模式,配合激光笔或点击器进行演讲操作。

这种“结构即内容”的演示逻辑,特别适合需要做方案讲解、教学演示、产品汇报的场景。相比传统 PPT 制作流程,节省了大量素材拆解和排版时间。


文件导出与内容分享:兼容主流格式,降低协作门槛

在内容输出方面,MindMaster 几乎覆盖了当前主流的办公文件格式,支持导出为:

  • 图片格式(PNG、JPG、SVG)
  • 文档格式(Word、PDF、Markdown)
  • 演示格式(PPT)
  • 网页格式(HTML)
  • 结构格式(XMind、MindManager、FreeMind、.emmx)

此外,MindMaster 支持通过链接/二维码方式分享导图内容,接收者可直接在浏览器中查看导图,提升异地协作的效率。

对于有写作需求的用户,Markdown 导出尤其实用。系统会自动将导图结构转化为层级文本格式,适合直接作为文章框架、报告大纲或教学文稿使用。


自定义样式与高阶功能

对于进阶用户,MindMaster 还提供以下高级功能:

  • 自定义快捷键与工具栏;
  • 自定义结构样式、节点模版与图形库;
  • 插件系统(部分版本支持),可拓展特定行业工具;
  • 自定义封面与水印,适合商业用途或品牌输出;
  • 文件加密与访问权限控制,保障敏感信息安全。

这些功能让 MindMaster 不仅是一个“导图工具”,更像是一个可视化结构表达平台,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目的灵活拓展其能力。

相关导航